過去在課堂中的學生,有些來自台積電、聯詠、仁寶,有些來自鴻海、國巨、南亞科,他們的共通點就是,除了全部都和蘋果公司的產品有關係外,上班也頻繁地需要使用英文。但那麼忙,哪裡來的體力學英文?

若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中還要增進英文能力,必須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以終為始),設定好對的方向後,用科學的學習方式執行。根據過去合作超過 100 家大型企業的經驗,我會建議大家這 3 個原則:

一、高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記憶那些可以用在多種情境、狀況當中的字。以 “in the pipeline” 為例,在 Product Development 中如果是「該產品正在研發或製造中」的意思,相似概念在專案管理中,也會是某種意義的 “in progress”。

二、精準表達(Preciseness)

少用 good, great, amazing, nice 這樣模糊的用字。舉例來說 “The product is incredibly amazing.” 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產品也許是 durable? versatile? premium? robust? multifunctional? eco-friendly? lightweight? innovative? What do you mean by amazing?

重思考的「質」,可以讓我們不用背海量的單字,也能精準表達。

三、以能「用」為前提(Output-oriented)

舉例來說,「我們之後要 sync 一下!」是很常見的企業「晶晶體」,但在全英的情況中,sync 有名詞(e.g. a team sync)、動詞用法,甚至還有 sync up 的用法(e.g. Let’s sync up on the project status.)。

「懂意思」跟「能夠使用無礙」通常是兩個階段的學習。對於高頻使用的字,一定要以後者為目標。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July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