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佛畢業後,我每天持續讓英文進步的方法

我們常常以爲閱讀只是「查單字」,或是「真的讀不懂、覺得閱讀很可怕,乾脆不讀了」,導致年年英語能力停滯。
其實閱讀是在台灣學英文最豐富的 input 來源,取得簡單、量也夠多。
套個我的研究所教授很愛用的例子:
- China resisted the move for change. In 1989 students protested to demand changes, but the army opposed these changes. Troops were sent to stop the movement.
在讀這段話時,要是我們只知道要查 troops 的意思,然後在筆記本裡寫上「 troops (n.) 部隊」,那就真的可惜了,而且明天還會直接忘記這個單字的意思。
在這段話裡,我們除了可以去學習這邊的 compound sentence 簡單文法句構,更可以去思考我們是否有作一個有效的讀者主動地並不斷地觀察自己的理解。
什麼意思呢?以最後一句來說,我們讀到 “Troops were sent to stop the movement.” 時,是否有去思考這裡的 “the movement” 所指代的對象為何?
- China resisted the move for change.
- Students protested to demand changes.
- Army opposed these changes.
換句話說,我們在閱讀時,是無意識地去逐字讀,讀個一知半解,還是有在思考語言學習,例如這邊的 referent tracking。
大家可以思考看看這樣的「閱讀」,可以如何同時幫助我們的「聽力」甚至是「寫作」。在我的 《精準閱讀》
公開課,我會帶大家不只 learn to read(學習閱讀)、更是 read to learn(以閱讀學好英文),一起來看:
- 英文閱讀除了大量閱讀,還有哪 6 種目標導向的閱讀方式
- 閱讀快不起來的原因、怎麼解決
- 複雜語句怎麼讀懂、讀精準
- 想提升英文口說、寫作能力,平常可以怎麼讀
- 想快速抓到英文文章大意有什麼技巧
原文發表於:Noah Liu
・Dec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