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紐約找以前哥大教授的前兩天,我住在 Wall Street 那邊的飯店,離證券交易所(NYSE)只有一個 block 之遠。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華爾街的關係,飯店總有很多免費的 Wall Street Journal 可以拿,於是那天我拿了一份,沒想到給了我滿滿的靈感。

一、gain ground

我在讀華爾街日報時,看到了一個片語用法:“cancer-detection blood tests to gain ground”,這邊的 “gain ground” 就是大家會的 “become popular”。

「啊,這就是那種可以看很多次,死都用不出來的用法」這是我看到時的第一個反應。

你們是否有一種感覺:「我的口說萬年都在用一樣的單字、句型。就算有進步,input 跟 output 完全不成比例。」,感覺「總有一些字有印象看過幾次,但就是用出來。」

用不出來的主要原因之一,應該是從表面來看,我們很難從「得到地面」去聯想到 “become popular” 或是 “make progress” 這樣的意思,所以要用的時候當然無法脫口而出。

二、take root

我在教授的 papers 中看了無數次 “two understandings, among others, have taken root”。

蛤?什麼是「拿根」?這邊就是 “become established” 的意思,概念上「越來越被接受、深根」的意思。

為了克服這個「看得懂但用不出來」的問題,我這幾年做了很多研究,因為我對於大多人說的「要碰到這個字 7 次以上」的解法感到不滿意、也覺得不切實際。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去做 cognitive comparison(認知比較)。

要能用得出來,學習者一定要有 “think” 的步驟。想什麼?想想如果沒有這個用法,原本你會怎麼講。

看起來很微不足道的一個小動作,其實可以大大增加記憶程度,也可以提高真的在使用時,能記得用出來的機率。

如今有另外 3 套學習方式要在我的新課 《Can-Do 英文溝通術》 當中分享給你們,這也是全台灣第一個將 50 年字彙研究裡頭的「主動字彙」、「被動字彙」用法落地的英文線上課程,將對於你在生活跟職場中 8 成以上的理解、表達,都有大大的幫助。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Oct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