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哈佛讀研究所的時候,觀察到教授及同學們常常在口說中,利用一些「路標語」來幫助聽的人更好理解。這樣的技巧有人叫它 Signaling,也有人說是 Signposting。

一、Signpost 可以是個「簡單的銜接句」引導下個部分

舉個例子,Jim 在會議中做新企劃的簡報,在說明完背景後,要開始介紹實際計畫前,Jim 會加上一句 “So, here’s what we’re gonna do.” 或是 “Here’s the plan.” 來讓聽簡報的同事知道準備要進入到下一個部分了。

二、另一種常見的 Signpost 則是丟出接下來要講的內容「標題」

例如,在向客戶簡介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最後講到服務的費用時,可能就會先丟出一句 “Now, the price.”,這邊的 the price 就好像簡報上的標題一樣,讓客戶知道要進入報價階段了。

三、最後再介紹一個好用的 Signpost,叫做「自問自答」

怎麼做呢?(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自問自答。)自己拋出接下來要解釋的問題,接著回答,讓聽者清楚知道你馬上要說的重點是什麼。

例如,在報告完前一季的盈虧數字,要進一步做解讀時,就可以說 “So, what does that mean for us?”,這樣的數據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呢?接著進行解讀。

大家都學會了嗎?不妨試試看在下次英文口說或是簡報的時候,使用看看這個技巧吧!


原文發表於:創勝文教電子報 202210 / 01 期・Oct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