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文章之所以讓人看到頭痛,背後的原因絕對不只有我們「單字量不夠」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原因呢?研究分析後發現,學術文章有至少 7 個特徵讓其比一般文章難懂。

今天介紹其中一個:學術文章中的「名詞化」。

學術文章不時會使用「名詞化」(Nominalization)的方式來表達抽象概念、提升文章客觀性、專業度、多元性以及資訊密集度。

例如,使用 “falsification” 代替 “falsify”、“refusal” 代替 “refuse”、“responsiveness” 代替 “response” 等(這邊先不討論寫作中過度名詞化,而導致文章清晰及簡要度下降的狀況)。

讓我們來試著比較下面兩句,看看經過合理名詞化的句子,讀起來的專業度和理解難度有什麼不同:

原本:

When one perceives that an actor in a movie or television show is being aggressive, their mind would start, unintentionally and nonconsciously, representing more aggressive behaviors. As a result,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behave aggressively.

名詞化後:

Perceiving the aggressiveness of an actor in a movie or television show activated, in an unintentional and non-conscious manner, the perceiver’s own behavioral representation of aggressiveness, thereby 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aggressive behavior.

應該可以看得出來,下面那句雖然資訊密度高、正式度及專業性較高,但身為讀者的我們卻比較難去建構句中字與字間的關係(例如:配對出句子中的抽象名詞和其搭配的動詞)。再加上在中文裡,我們較少有 “representation of aggressiveness”、“aggressiveness of an actor” 這樣的語序,比較常是「形容詞+名詞」,像是「侵略性表徵」或「演員的攻擊性」這樣。那該怎麼辦?

其中一個簡單的解法是,去思考這些被名詞化的字彙,在被名詞化前長什麼樣、和其他字有什麼關係。

例如:“aggressiveness of an actor” 原來長什麼樣子?“Perceiving” 這個 “aggressiveness” 的人又是誰?他還做了什麼事?來回推原來的句子可能長什麼樣。

下次在讀專業領域文章遇到像這樣的名詞化現象時,不妨停下來精讀幾遍,透過刻意分析的方式培養自動化的流暢閱讀吧!


原文發表於:Noah Liu・Jun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