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最近紅紅的,也引起了大家對於林森北路條通文化的關注。在日式的酒店裡,不管是時常聽到的中日文交雜(Code-switching; Translanguaging)、還是催酒的話語、甚至是甜言蜜語,都是社會語言學家、對話分析學者、和應用語言學家做研究的沃土。不管是哪一種分析切角,學者大致都同意:

語言能力不只是「文法、單字、發音」的綜合體(linguistic competence),更包含了語言中的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和社會語言學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後面兩種能力中,廣泛地包含了:

  • small talk 聊天能力 
  • 有邏輯地講述事情、故事的能力 
  • 如何了解對方的文化後,用合宜的方式誇獎人、回應對方的誇獎
  • 用外語甜言蜜語、甚至是調情的能力  
  • 用外語客氣拒絕的能力
  • 容易成功說服他人的敘事邏輯和能力

「文法、單字、發音」的學習是培養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以及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2011 年時,我在社會語言學世界聞名的賓州大學學習了社會語言學後,2012 年轉戰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應用語言學和學習科學。

過去的幾年中,一邊在教學現場深耕,理解台灣學生外,也基於大量母語人士真實的語料和語言科學 insights,最終發展出了 《英文思維模板術》 這套線上課程。

藉由 《3D 英文筆記術》 課程,我想要幫助大家打造深厚的語言基礎。藉由 《英文思維模板術》 課程,我想要幫助大家建立英語腦、了解母語人士的表達習慣、思維脈絡,打造溝通能力和社會語言學能力。


圖:Netflix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Dec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