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英語師培的學生們跟我分享,他們在教甄試教時,常常評委看著他們一直微笑、並 shower them with praise。 

在這有英語名師孵化器作用的培訓中,我毫無保留地跟他們分享最新的研究、教學方法、和英文老師們可以不斷增進自己能力的方式,也因此在培訓過後,他們一個個考上知名學校的正式老師、變成補習班紅牌老師、英語內容創作者等等,真的很替他們高興。我也一點都不意外,他們會贏過其他的老師。

有不少台灣的英語系、外文系學生私下跟我說,其實畢業的時候,即便修過教程,在教學上也沒有什麼自信。

這樣的狀況大多來自,即便外人眼中看起來是科班的英語系學生,他們所學的班級管理、教育心理學、語言學、語音學、社會語言學等等,並沒有辦法讓他們有系統跟有方向地知道下面的實務問題:

  • 英文文法怎麼教?字彙、文法、寫作的關係是什麼?
  • 英文口說應該要怎麼教?input、output、feedback 怎麼分配?
  • 學生的錯誤哪些要糾正、哪些不需要糾正?
  • 閱讀的時候要鼓勵學生查不會的字嗎?
  • 單字要怎麼教?要教英英定義還是給中文定義?要教字根字首、搭配詞、還是畫心智圖?
  • 被動字彙如何轉成主動字彙?

這些實務問題,只要針對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SLA) 有完整的認識,面對任何的問題、任務,老師都能找到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教學。

只可惜現在的老師們很多純用 experience-based 或是 intuition-based 的方式做教學。經驗、直覺當然重要,但當我們需要很多的白老鼠才能驗證經驗、直覺的可靠性時,用「語言科學」來引導「語言教學」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如果你未來也想成為英文老師、或你是想要繼續進修提升教學能力的英文老師,都歡迎你來參加 《英語師資培訓》 課程喔!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Jul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