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英文口說,尤其是緊張的時候,只顧到單字、句型(好一點可能還有發音),但第一個被我們犧牲掉的就是文法呢?

不管是年輕剛畢業的、或是很有經驗的英文老師,教文法好像就是在消化完文法書上的規則之後,試著用更簡單的方式講給你聽。但如果這些文法書的規則本身就解釋得不太好呢?

英文介系詞的教學,大多都還是畫個箱子和球去呈現空間感,解釋 at / in / on 等等具象的概念,但空間的表達在每個語言當中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成人學習者在具象概念上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反倒是抽象的概念最難學、最容易搞錯:

【具象概念】

  1. at the airport / in Taipei
  2. Your coffee is “on” the table.

【抽象概念】

  1. Do you see what I’m driving “at”?(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2. She has a lot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children.(他在教育孩子上有豐富的經驗)
  3. We had a lot of discussion “on” this topic.(我們對這個話題做了很多討論)

很可惜我們每一次學習介系詞時,經常只是換個圖解釋空間,但沒有改變學習英語的方式。

要真的學好、不再「年年學英文、年年重頭學」,我們需要先了解台灣學生文法錯誤的成因、理解文法該怎麼學,然後從文法的觀念和思維下手,才能真正減少在口說、寫作中文法爆掉的狀況。

在 《改變一生文法》 這門課中,王梓沅老師將帶你從觀念、思維下手,系統性學好英文,減少在口說和寫作中文法被犧牲掉的狀況,有興趣的同學,歡迎內信索取免費公開課。


原文發表於:創勝文教 NTE・May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