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到了台灣最大的紡織公司之一拜訪,了解企業的英語能力培訓需求。與 HR Manager 聊天過程中,得知該公司的業務很常需要跟東南亞、韓國、日本的客戶用英文溝通。

企業這樣的問題,不只是在紡織業,我們更常在半導體業聽到。開會的過程當中,常常因為彼此發音、腔調的關係,再加上遠距會議中容易碰到的一切不確定因素,導致於在英語聽力上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在這樣的狀況下,大多的人都會將英語聽力理解有困難歸因於「發音」、「腔調」唯二的要素上。但其實在過去超過 30 年的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process 的研究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下面幾項要素都可能造成聽力理解上的困難:

  • 對主題的熟悉度
  • 語速 
  • 腔調 
  • 資訊的重複性
  • 字彙
  • 句型結構、複雜度
  • 連音、消音出現頻度

而聽力的理解結果往往又可以分成「通懂重點」和「抓到細節」。聽力的內容也可以根據 authentic、textbook-like、unplanned、planned、one-way、two-way 等等的變因去分類。

加強聽力能力乍聽之下很抽象、成效也很難評估,但只要依照聽力理解過程和聽力內容類型做系統性學習(有別於只是一直聽一直聽),是可以很有效率地打好起來的。

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語言學碩班的優秀學妹 Yana 老師,將帶來一場非常精彩扎實的 《全方位聽力》 課程,苦於不知道怎麼有效提升英文聽力的你不要錯過喔!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Ma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