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學生問起我是怎樣在托福、雅思寫作都能穩穩考滿分時,我都會跟他們講這個故事。

2011 年,從賓大到哥大時,我幻想著休閒時間,就要到 SOHO 的咖啡廳看看書,感受被小說家跟紐約時報的編輯們包圍著工作的氣氛。放假時,要到中央公園吃著在 Plaza Hotel 地下街買的龍蝦堡享受一下午的悠閒。

沒想到一開學,我的生活變瞬間變成了「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往圖書館的路上。」

過程當中,好勝的我為了「英文寫作要比哥大的美國學生更好」這個目標,我開始整理了英文寫作資料庫。在閱讀了幾百、甚至幾千篇頂尖期刊後,我發現了很多不分領域的共通性。

有很多的高頻用法,都是可以被整理、分類的。

例如:

  • 在指出 research gap 時,學者們不約而同地使用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sth…”
  • 在指出證據越來越多時,他們不約而同地使用 “Evidence is growing that…”(絕對不是 There’re more and more evidences 喔!)

如果我們可以掌握這些高頻、模組化的寫作特性,其實很多時候不需要拼命地用中文組裝,最後反而製造出很多奇形怪狀的中式英文寫法。

這套我一直以來整理英文寫作語料的方式,我會在這次與 Hahow 好學校合作的線上課程 《3D 英文筆記術》 當中與你們分享。

表達目的時,我們需要注意文法搭配」,才能用的出來:

  • X is intended to… / X is aimed at… / X is consistent with Y 

有了「詞義搭配」這個模組,我們才能很自然地使用出:

  • a handful of studies / a wealth of research / a suite of questions

對「慣用句頭」、「慣用句中」的熟悉、整理,寫作時才能夠輕鬆用出:

  • The p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XXX 
  • There has been much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 X stand in stark contrast to Y 
  • X is subject to Y 
  • X has grown in importance / popularity 

如果你也想增進你的英文寫作能力(不管是要考檢定考、還是商用寫作),在 《3D 英文筆記術》 這門課程中你會學到「如何在閱讀時,抄出對寫作有益的筆記」,我也教會你一套可以受用一輩子的筆記方法。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學習!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De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