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在家吃飯時,父親突然問我:「弟~聽說最近有很多名校的學生自殺?是發生什麼事情了?」

社會科學背景出身的自己,其實很不願意給出過度簡化的答案。但基於自己和很多名校生的諮詢經驗、和對身邊憂鬱症的朋友、學生們的理解,我跟父親簡短地說:

可能從父母親、社會、同儕那,他們被給予了很(過)高的期待,而他們也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也許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活出符合自己或他人期待的樣子吧。也許他們覺得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是對所有人最溫柔的選擇。

昨天在政大演講時,面對著一群名校生,我問了「台灣很缺水」的英文要怎麼說。在我的數據中,這一題不管程度好壞,一定會有很多人答錯。於是在大家一一舉手回答前,我先說了:”Don’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or give the wrong answer. I love mistakes. It is mistakes that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Correct answers are boring.”

講完後,學生超級踴躍地舉著手,想要翻譯「台灣很缺水」的英文。雖然大多的答案都是錯的,但在 “It’s ok to look bad or sound stupid.” 的環境下學習,我覺得好棒。

真正的強者,是最勇於流露脆弱的。他們的強,不會讓你想從高樓跳下去。因為人生本來就不是個零和賽局,是個無限賽局。擁有最多朋友、夥伴在身邊的人,通常最快樂,而最快樂也是最成功。

在 Hahow 好學校的專訪 《英語學霸王梓沅「3D 英文筆記術」:學習意識比天份更重要》 當中,我也提到了在我英文變強的過程當中,也經歷過一段因為同儕壓力要「裝懂」的時期。那段時期,我嘗試一步步地克服,變成了外人所稱的英語學霸(雖然我一點也不這樣認為)。

我們一起來慶祝失敗吧!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Nov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