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你知道下面兩句話,哪一句話對嗎?
-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atisfying to him.
- The result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atisfied to him.
如果我們今天想學好文法,不理解文法學習的本質,若我們只期待有一本很好的文法書,可以讓我們的文法變好,就如同認為「有了六法全書就可以變成大律師」、「看了戴資穎寫的羽球手冊就能變羽球高手」般謬誤。
在你發問我有沒有推薦的文法書之前,今天我想要先跟大家分享 2 個學好英文文法一定要知道的概念:
- linguistic complexity (語言複雜度)
- cognitive complexity (認知複雜度)
了解了這兩種複雜性的差異後,就更能夠突破自己的學習瓶頸、更能夠找到學習的盲點。我們快速來看兩個例子:
1. I’m bored. vs. I’m boring.
為什麼托福、多益近滿分的台灣學生,還是偶爾要說很無聊想找事情做時,講成 “I’m so boring.” 呢? 這就是典型「語言複雜性低、認知複雜度高」的狀況。
boring, bored 兩種分詞形容詞一點也不難,但是背後要表達的概念與中文衝突 (中文的「我很無聊」可以解讀成 I’m boring. 跟 I’m bored. 兩種),造成認知上的複雜。「認知上複雜」的使用規則,容易變成錯誤殘存下來(不論程度)。所以提升「學習意識」變得格外重要。
2. 學生想表達 I’m so stressed. 時用成 I’m so stressful.
我們先公平來看 “stress vs. stressed vs. stressful”,以語言形式來看,一點都不困難,是背後所包含的「上下文關係和條件」在困難。
翻開字典一看,都是這樣的例句(先不看定義):
- Moving to a new house is a very stressful experience.
- Looking after small children can be very stressful.
- Keeping the whole thing a secret is obviously very stressful for her.
從眾多例句中可以得知,stressful 要讓人感到有壓力,通常是一個 experience 或 situation,並不是「人」。
想要學好,我們就不能做 「stressful = 壓力的」這樣的簡單學習,因為這必然將對於我們在使用時造成認知上的壓力。如同 I’m bored / boring. ㄧ樣,這樣 linguistically simple (語言複雜性低) 但 cognitively complex (認知複雜度高) 的字彙用法,就容易在我們的寫作、口說中以文法錯誤的方式殘留下來(不論程度)。
在「改變一生文法」課中,我會更完整地講述如何用觀念、思維學習英文文法,歡迎來參加公開課或來信觀看影片!
文:王梓沅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書局裡超過千本的英文文法書,我最推薦哪一本?】・ December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