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記者在蔡英文總統勝選的國際記者會上提出 “Do you have the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to thank for this victory?”,這一問題在網路上引起了眾多的討論。

短短一句包含核心片語 “have sb to thank for” 的句子,到底為什麼會引起了那麼多的討論?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從兩部分討論:

  1. 從「語言學」切入,討論文意解讀的複雜性。
  2. 從「語言學習」切入,探討對於大部分不是要當專業逐步、同步口譯、不是要當英文老師的大家,學習英文時該何去何從。

這位 BBC 記者的問法有沒有在諷刺嗎?

一、語言學視角:

講話當中,副語言 (paralinguistic cues) 也是幫助我們解讀文意很重要的一環。副語言包含了音量大小、語調、語氣停頓、聲音表情。除此之外,臉部表情或是手勢這樣的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也會幫助我們解讀語意。

這次事件的複雜性之一就來自於大家對於這位 BBC 記者在說該句話時的聲音和臉部表情,到底有沒有諷刺 (sarcasm) 的意味在裡頭有不同的看法。 

不管是生活、還是比較正式的英文當中,有些表達方式可能會因為有沒有特別的「副語言」在裡頭,產生 2 種以上的意思。

  • 「字面」、「逐字」的方式解讀,我們會稱為 denotation (literal meaning)。
  • 「衍生」的含義則稱為 connotation (implied meaning, secondary meaning)。

以 “have sb to thank for” 為例,Macmillan Dictionary 就提供給我們 2 個定義:

  1. used in a positive way to say who is responsible for something good
    表面上我們看到 “thank” 就會想到「謝謝」,所以第一層字面上含義就可以理解成「歸功於、感謝~」的意思。
  2. used in a negative way to say who you blame for something bad
    字典裡也提供了另外一層比較負面的字義,可以翻成「歸咎」,但因為表面上「字字都看不出有負面,要拼湊起來才有負面含義」,可以看到這個片語有它的 connotative meaning。

二、英文裡有些看似簡單的用法,其實都有其複雜性: 

  • “Tell me about it.” 如果一路語調往下降,其實是在應和人家某件不滿的事情。
  • “That’s interesting.” 依語調不同,可以是真的表達覺得有趣,也可以是個社交辭令,實際覺得滿口胡言、或覺得不盡正確。 
  • “Thank you.” 若聽到美國人把重音放在 “YOU” 上,很多時候可能是在反諷。
  • “You’re such a good friend.” 一般中文我們也會講的反話,是否這句話也有兩層意思呢?

既然如此,英文該怎麼學呢?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課綱,認定高中生要學會 5,000 字左右的英文字彙(有逐步下調的趨勢)。我們仔細想想,“have sb to thank for” 的每一個字是否都在 1,000 字以內?是的,但我們學了 “thank” 後就會這個片語的意思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同樣的,大家看看下面幾個用法:

  • have one’s hands full 
  • have a lot on one’s plate 
  • out of the blue 
  • work out on and off 

上面沒有一個用法的單字難度範圍落在 500 字以外,但是為何「字字看得懂,句句看不懂」呢?

這告訴我們學習英文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些生活常見、口語的片語用法。為了檢定、考試,學完 “fall”,學 “drop” 和 “plummet” 是一個方向,但是將已經會的字,做重新的排列組合去學習新的意義,更是另外一個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學習方向。


原文發表於: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Jan 15